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3月1日,主題為“學習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森林資源管理與生態文明建設暨《森林•環境與管理》叢書研討會在京舉行。會議由我校主辦,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和中國林學會支持,中國人才科學研究院協辦。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我校合并組建后的首任校長陳宗興出席研討會。
校長吳普特在研討會上致辭,高度肯定了《森林•環境與管理》叢書作者、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原副書記、我校博士生導師陳存根教授在學校生態學科建設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介紹了學校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以及社會服務等方面履行國家新使命的創新舉措,期望與會領導專家繼續幫助指導學校發展,密切合作關系,共同為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貢獻。
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駐會副會長王春益、中國林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幸良也先后致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講話。
陳存根1972年在我校原西北農學院林學系造林專業學習,碩士畢業后留校工作,期間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87年底回國繼續在學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1999年離開學校從政,但依然心系專業,通過堅持指導博士研究生開展森林生態學研究,為國家生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建言獻策,在我國森林生態學研究領域享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
《森林•環境與管理》叢書包括《森林固碳與生態演替》《林木生理與生態水文》《森林資源與生境保護》《森林經營與生態修復》4個分冊和《基于森林資源狀態的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價》1本專著,是陳存根教授近50年來在森林生態學領域科研成果的集結。研討會上,陳存根教授作了題為《總結過去,謀劃未來,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綿薄力量》的主題發言,還向母校及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中國林學會等單位贈書。
與會專家學者結合各自工作,圍繞如何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和開發、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相繼發言。大家一致認為,森林作為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在人類歷史文明進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森林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保育土壤、防風固沙、調節氣候、凈化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科學有效的森林經營和生態修復不僅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也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一環。《森林•環境與管理》系列叢書互為依托,有機聯系,豐富了我國森林生態系統保護的理論與實踐,必將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應有的力量。
校黨委常務副書記趙忠主持會議。原國家林業局局長、中國綠化基金會主席王志寶,原國家林業局局長、中國林學會理事長趙樹叢,原林業部副部長劉于鶴,原林業部黨組成員、全國政協原副秘書長李昌鑒,原國家林業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育才,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謝國明,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尹偉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傅伯杰,國家有關部委領導,林業和生態環境領域的政府業務部門、科研單位、高校、企業代表等共80余人參加會議。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研討會 80余 專家 學者 生態文明 建設
陜西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